扬生活之风帆 创课堂之精彩
发布时间:2021/5/28 9:44:03 作者:管婷 浏览量:467次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些许微妙的变化。在教学中应做到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是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是要时常思考的并贯彻的课题。在人教版第一册第八单元的童话故事《小蜗牛》的教学中,我将文本教材作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懂得生活中的自然规律,赋予课堂以全新的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同时,顺应语文教学的大趋势,将随文识字的教学浸润到课堂的点点滴滴。
二、案例描述
本文讲述了小蜗牛在妈妈的鼓励下,爬去树林里玩,由于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的永远是下一个季节的风景的故事。本篇课文是本册书第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需要学生学会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同时在学完课文之后,也能够借助课文更加深入的明白插图存在的意义,在相互促进中借助彼此发展。
首先,简单提出本课对于新生学习这篇教材的具体要求,并详细介绍了这节课文内容中的第一、二段。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指名认真阅读第一段,引出每一个小故事所需要发生的不同时间与不同季节,再仔细检查每个学生对课标要求所需掌握的"蜗、芽、莓、蘑、菇"读音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大胆猜测。关于字的读音,在图画中已作明显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就能猜出是什么字。此时,相机指出“芽”字地“草字头”就像钻出地面的草芽,下面的“牙”表示读音。仔细看,这些嫩芽像不像刚刚长出的小牙齿?以此强调其上下两部分的各自作用。再通过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读准课后第二题的字音。
【设计意图】以低年级的学生形象化思维为主要内容,用简单的图片对自己所学汉字知识点进行了理解与记忆,分散学生认识汉字的难度。
师:再读课文,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引导学生仔细寻找答案:小蜗牛和它的妈妈一共又一起进行了几次精彩的对话?你们是如何找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下来,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理解冒号、引号的作用,并简要地指导其正确使用引号的方式。)
师:它们说了什么呢?蜗牛妈妈的话用"-"画出来;小蜗牛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他们的第一次交流对话发生在第几个自然段?这次交流对话所要讲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告诉我们小蜗牛要去哪里干什么呢?
师:小蜗牛在树林中看到它蜗牛妈妈口中的那种景象了吗?为什么?你们又是从哪儿知道的?
(同时指出"呀"字里也有一个"牙",当人遇到很惊讶的事情时,常常会不由得张大嘴巴,发出"呀"的声音,牙齿都露出来了!【出示小朋友惊讶地张大嘴巴,露出牙齿的图片】)
师: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
学生一起认读词语"碧绿碧绿"。认真思考:在文中我们是用它来形容什么的?为何文中要直接使用"碧绿碧绿的",而不选择用"碧绿的"?并且相机拓展延伸,当秋天来临绿色树叶完全变成黄色的样子时,我们会说(金黄金黄)的树叶,你还会说哪些类似的词语呢?
师:同桌两人分两个角色,朗读小蜗牛的母亲和小蜗牛之间的三次对话,听一听对方读的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同时尝试揣摩对话时的心情。
师:小蜗牛看到那树林里的大大小小的树木都发生了怎样巨大改变了吗?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他们小组的贴纸附上了:一棵小树长着一片绿叶,一棵小树的树叶全部变黄,一棵小树的树叶全部掉落的图。
(相机指导:"变"字里的"又"表示"手",人的手很能干,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比如让自己居住的环境干净整洁。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用手拔根汗毛就能变出好多小猴子来。你的手会改变什么呢?)
(“爬”字里面有“爪”,“巴”像一条嘴巴巨大的蛇。很多小动物爬树的时候,会用爪子巴住树。小壁虎在墙壁上爬的时候,会用爪子牢牢的巴住墙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朗读一篇与小蜗牛有关的短文,并且借助于书中的图画,学生很容易就知道小树林中各种植物的种类和形态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迁而发生改变。通过相应的方式来加强学习对词汇的认识,促进了语言内容的积累,培养学生在语言上的表现能力。
师:听了我的话对蜗牛说说妈妈这么对我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旨在让每位学生通过朗读,并结合书中的不同插图以及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教学联想并从中明白自然环境的各个部分的变化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引导他们逐渐养成乐于自己动手和爱观察的良好习惯,相机也对此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小蜗牛的母亲对小蜗牛的关心疼爱以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在按季节指导分段朗读后,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回读并梳理全文。这个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急于作出评价,针对不同的答案,引导学生自己读文思考,讨论发现。
三、案例反思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将借助插图在阅读中猜读没有注音的生字的教学目标,分解在两课时中落实。随着故事的推进,在童话的情境中,边读边猜,还原真实的阅读体验,初步学习独立阅读不注音的课文,增强学生不借助拼音进行阅读的信心。好奇、好动、喜欢探索、容易受到感染是低年段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他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主要是形象、直观等等,新鲜事物、活跃的东西和事情很容易使得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相比较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解读能力。
“放手”的概念就是我们在设计本节课程时的一个核心理念。在本次实验班的教学中,我充分地结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每个学生的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了思考和质疑,主动地说出他们自己已经明白了哪些,在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自主协调与合作的学习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先帮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每个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并且学生都得到了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讲一江、说一说、做一做、训练激起了对于学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我虽然是一名新教师,但是“随文识字”耳濡目染已久。斯霞老师提出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育原则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体现,这使我晴蒙朦胧地深刻感受和认识到,语言文字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能单独、破碎。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随文识字一以贯之。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渗透了以下几部分的随文识字学习,
1.在学生自主观察课后第二题的图片猜读字音时。相机指出“芽”字地“草字头”就像钻出地面的草芽,下面的“牙”表示读音。仔细看,这些嫩芽像不像刚刚长出的小牙齿?
2.在学习第3自然段,当说到“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同时指出“呀”字里也有一个“牙”,当人遇到很惊讶的事情时,常常会不由得张大嘴巴,发出“呀”的声音,牙齿都露出来了!【出示小朋友惊讶的长大嘴巴,露出牙齿的图片】
3.“爬”字里面有“爪”,“巴”像一条嘴巴巨大的蛇。很多小动物爬树的时候,会用爪子巴住树。小壁虎在墙壁上爬的时候,会用爪子牢牢的巴住墙面。
以此课作为教学基础就要让我们的大小学生从身边的人发现美好事物的各个角度深刻出发,给予大小学生美与善和爱之间的情感启迪,创设一种温馨而又十分富有教学趣味和生动情景的科学识字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使得大小孩子们不仅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认真进行语文识字。
总之,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让每个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己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人,使每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