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学内享行致远,探寻“智造”学程周
发布时间:2024/6/3 17:17:46 作者:邵宁汐 浏览量:318次
为推进我校教育质量稳固提升,促进校本课程高质量开发,优化教师教育理念和行为,改善教师“教”与儿童的“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5月20日至24日,我校部分老师赴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开展为期五天的观摩学习活动。
本次学程周以“智造”为主题,实地研学与理论培训相结合,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电力科技四方面沉浸式感受科技创新的强大魅力,探寻未来工业的无限可能。五年级12个班级分为4个小组,分别踏上研究之旅,前往高校、科普教育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等12个场馆,体验飞行器、接触“阿尔法狗”、模拟驾驶地铁、观察3D打印、制作桥隧模型,在一系列亲身实践中开拓视野、点亮梦想。
第一天,老师们在报告厅观摩项目发布,内容以班级合作表演节目的形式展现四大主题内容,还请了南航教授来进行专题讲座。回到班级后,继续上教师课程:南京的工业发展、通信技术与工业发展、外出研学注意事项。周二外出研学一天,周三有家长课程和公益课,周四是学校统一外出研学半天和小组家长找关系外出研学半天,周五是项目汇报。汇报形式分为班级走廊汇报(研究报告、实物展示)、全校报告厅汇报(节目表演展示学习收获)。学校安排的外出研学地点:大学、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地铁运营公司、南京钢铁等各类公司。一日研学有7个课程,半日研学有5个课程。学生有统一的学习手册,随时记录、提出疑问、解疑等。
第二天,我校老师跟随拉小五一班参与“智慧交通——桥隧工程师”主题课程的研学。在出发前,班主任先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1.纪律与安全,要求同学们不能大声喧哗,时刻注意遵守场所纪律,共同维护学校的形象。
2.对于本次课程的大致介绍,从班主任和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他们提前做过有关桥隧知识的科普与学习。所以,班主任让他们在参观和学习的时候思考,此次学习内容与自己了解的桥隧相关知识是否一致,有疑问的地方要记录下来,有收获的地方也要记录下来,多听、多看、多思考,回来了之后全班分享。每个小组的记录员、观察员等角色要做好自己的本职任务。研学老师提前跟小朋友们介绍了目的地是南京综合交通实验室,介绍了桥隧的类型等。
到了目的地后,同学们激情高涨,研学老师讲了很多背后的故事和说明文字上没有的内容,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首先学习的是深中隧道,有的同学去过,有的同学查过资料了解过,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在认真的听着这场“知识讨论赛”。接下来参观顺序依次是的是港珠澳大桥、盾构机模型、刀盘、刀具、拱桥发展历史、梁桥发展历史、悬索桥发展历史等。同学们先在报告厅看了一个几分钟的关于桥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介绍视频,接着研学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搭建小模型,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我国古建筑檖卯结构的特点,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在拼搭的过程感受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后又回到了场馆里,这次是小组合作,用大的积木块搭建大桥。还是由研学老师讲解、示范,同学们分组搭建。同学们先是搭了一桥,拍照留念,可能是觉得桥小了,也可能是觉得想创新,突然一股竞争的风吹来,激起了同学们的好胜欲,大家你争我赶的开始比赛起来,比谁搭的结实,谁搭的高。一时间,同学们的激情都被点燃了。
第三天,拉小学程周的安排就是在班级上课:前两节是家长课程,同主题班级各请一位家长到校宣讲,本班讲完换班讲。后两节课是学校教师课程和设计概念飞机。中午观看纪录片。下午是外校或公司专家老师进校宣讲。
第四天,我校老师跟随孩子们前往钢铁博物馆,出发前往钢铁博物馆时,在车上就开始了今天的课程学习。在车上导游介绍今日研学主题:人工智能和钢铁有什么关联性?在学生积极性不大时,导游介绍了今日研学奖品:金箔铜币。随着回答人数变多,导游颁发奖品的要求从言之有物升级到言之有理、有据。导游会不停前后往返,询问大家是否想要回答问题,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细化分析,与学生探讨。在车上这1小时左右的车程中,学生吃吃零食聊聊天,与导游老师探讨一下人工智能与钢铁的关联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今日主题有了自己的认识,进入钢铁博物馆参观就是带着想法去参观,在参观时不断经历验证自己想法、重构自己想法的过程。
第五天,由于走廊还未布置好,走廊博物馆的活动取消。因安排冲突,下午的项目成果汇报调至下周一。活动主要是学生汇报和教师讲解《天工开物之冶铸造兵器》。学生主要从无人驾驶技术、大数据在交通中的应用、南京长江大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路灯等方面进行了小组汇报,汇报完成之后由其他同学投票评分。此外,老师结合昨天学生南京钢铁厂的研学之旅,详细介绍了《天工开物》这本著作,从冶炼和铸造的起源到如今工业时代的发展,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讨论环节,学生们也积极思辨、畅所欲言。也有班级学生主讲方向是人工智能,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6-7人,每位同学讲解一个小点,完成主题汇报,小组长将这一周研学进行梳理小结。
跟岗观摩学习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思考没有结束,时间没有停止,学习没有止步。教育的道路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马平川。我们将优化教育环境,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方法,深思笃行,学以致用,把所学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化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