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教研新风采,智慧课堂展未来”——鼓楼区、江宁区金陵好课堂连片小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8 15:09:43 作者:邵宁汐、高琼、瞿倩倩、潘文、邰欣然 浏览量:1298次
黄叶飘飘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正是教研好时节。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精准把握新教材的精髓,确保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金陵好课堂”教学新样态,11月15日,“鼓楼区、江宁区金陵好课堂连片小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在南京市东吉湖小学顺利展开。江宁区教研室戴厚祥副主任、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史春妍老师、高淳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省数学特级教师吴小辉老师、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陈冰老师、拉萨路小学课程研究部主任,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郎春花老师以及拉萨路小学各位优秀的老师,莅临我校参与了本次活动。
数学主会场
报告厅的第一节课是由东吉湖小学的高琼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高老师用蒙眼贴画的游戏导入课堂,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将物体抽象成图形后让学生经历三个活动,用对折、观察的方法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最后让学生欣赏传统文化与古建筑中的对称现象中结束课堂,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报告厅的第二节课是由拉萨路小学的杨浩老师执教的,杨老师从双十一购买哈利波特书籍导入,让学生自己用数据研究购买哪家店铺的书籍更合适。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由单一到对比,引出复式统计表,带领学生从买家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第二个环节从卖家角度抛出问题,结合拉小文创带领学生研究文创作品统计表。杨老师在课堂中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分会场
分会场的第一节课是由东吉湖小学的丁婧老师执教四年级《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丁老师注重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来认识数学概念。在教学时,丁老师首先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激光灯照出的光,从中抽象出射线,体会射线的特征与“无限长”的概念,进而引出直线的教学;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射线的概念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角的记法和读法;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两点间的距离。
分会场的第二节课是由东吉湖小学的林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在教学中,林老师立足于让学生经历并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感受策略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林老师以“有序”为核心,建构策略。当学生讨论出“长方形的长+宽=11米”这一隐性条件后,在对学生各种情况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序容易导致遗漏或重复,要有序列举才会不重复也不遗漏。
专家点评
课堂观摩活动结束后,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小辉老师对每位老师的课堂都作出了评价,从以下5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肯定:1.教学设计体现学习的逻辑。2.在各个教学环节开展了适宜的学习活动。3.老师们能关注学生学习状态。4.在课堂过程中有学生的评价与反思。5.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对老师们的课堂提出来很多可行性建议,指导教师们开拓教学思路,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语文会场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芮舒云老师执教一年级的《江南》。芮老师的课堂分为寻江南、读江南、赏江南、唱江南和写江南五个环节,教学环节和层次清晰,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每个环节任务清晰明确。芮老师还带领学生们跟音乐拍手吟唱古诗,引导学生们感受江南夏季之美,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邢雨欣老师执教四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刑老师创设举办历史人物故事会的情境,带领学生们一起走近历史人物。她采用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和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明白。刑老师还引导学生们借助注释理解句子含义,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读语句并说出对句子的理解,教学方式多样且灵活。整节课学生们的学习氛围活跃。
南京市东吉湖小学朱尧老师执教三年级《金色的草地》。上课伊始,学生们汇报心智导学单,展示预习成果。课堂上,朱老师通过有感情的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和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们想象草地美丽的场景,感受草地变色的有趣。朱老师还通过随文识字“察”,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要细致观察、连续观察。朱老师的课堂充满趣味性,学生们收获满满。
南京市东吉湖小学孙静婕老师执教五年级《鸟的天堂》。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学目标明确。课堂上学生们展示自己课前绘画的心智导图单,心智导图单内容丰富生动。孙老师结合了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并批注,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孙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她还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间段“鸟的天堂”的特点,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例展示结束后,特级教师史春妍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史老师肯定了四位老师的诸多课堂优点,还提出“金陵好课堂”的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关注时代特点,要关注单元视域下的单篇课文教学一定要落实单元要素,还要关注“跨学科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英语会场
王佳月老师的课以歌曲导入职业话题,再以游戏铺垫职业类单词,链接学生实际生活交流一下父母的职业,进而进入文本整体理解。整节课设计层层递进,课堂注重给学生留白,给予学生主体性,让他们积极表达自己对于不同职业的看法,并于无声之中传递学科育人价值。在输出环节基于绘本Who's who at school巧妙链接学生自己学校的不同工作者,为学生寻找身边的superhero提供支撑。
史艺沁老师执教4AU8《Dolls》story time,史老师由音乐视频导入,带领学生认识hair,nose,eyes等新单词,引出话题内容,并提问Is he cool?引导学生评价外貌。其后通过学生描述外貌并猜一猜的游戏,引入文本教学。史老师由扶到放,第一部分的阅读通过让学生细读学习女娃娃的外貌特征,选一选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的阅读史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课文描述来完成绘画。之后根据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dolls?Why?学习对外貌的评价,随后学生跟读并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再根据黑板板书复述课文内容。最后学生选择beautiful、cool、funny等中心词并能够用重点句型表达介绍玩偶。该课堂环环紧扣,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联系学生自身和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由刘伊名老师执教We love weekends!上课伊始,刘老师与学生进行free talk,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表达自我,并且结合歌曲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行课过程中刘老师从“How do they feel at weekends?”,到“Why?What do they do at weekends?”,最后引出“Can you use a word to show their weekends?”,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开发。同时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熟悉频率副词、比较频率副词,总结频率副词的用法。最后利用晓啦电台采访形式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此外,刘老师还十分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进度稍慢的同学,她会给予更多的关心与辅导,用温柔的话语和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跟上班级的整体步伐。
李薇老师的课以谈话导入地球主题,再通过欣赏几幅地球受到污染和伤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中有多种多样的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勇于探讨,大胆发言,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读后环节,还增加了绘本,让学生回忆了绘本中学习过的保护地球的方式,为后面的做海报的小组活动提供了语言支撑。多给学生表达和输出的机会。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习的有效性。
本次活动,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陈冰老师全程参与。在研讨课结束之后,陈老师给参会老师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陈老师首先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给予了肯定。接着陈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悟:1.英语老师要深度研读语篇,弄清What,Why,How;2.课堂教学要适当留白,师生话语比例要恰当;3.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适契性、有效性,活动中育人。聆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分享后,老师们不但有共鸣,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启发与实践方向。
郎主任从“学科大课堂”是什么,为什么研究“学科大课堂”,“学科大课堂”研究什么,三方面深度解读了如何建构学科大课堂,正如一句话所说:“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智慧的火花。
最后,戴主任从“感恩、感动、卓越”三个方面为我们总结了本次活动,戴主任精彩的总结与深刻见解,让在场的所有教师深深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也激励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此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两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实践,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