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人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9/17 9:04:56 作者:魏玲 浏览量:187次
一、目标解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学过《好朋友》,对人的肤色、民族有了初步了解;到了高年级又将要学习《老师和同学》《三百六十行》,将会对人的职业有更深的认识。三年级的《形形色色的人》这一课,就是要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力求能表现人物的情态。
我设计的这节课,旨在让学生尝试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表现人物的造型;了解观察人物的方法,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我把教学分成三个块面:学会观察;尝试表现;实践创作。每个环节我都设置了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如导入新课时,我遵循三年级学生思维形象直观的特点,采用了学生最喜欢的猜谜形式,通过观察给定的趣味图形猜人物外形特征,接着让学生在图中寻找人物的外形特点,学会观察人物的方法,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借助课件,通过综合欣赏,场景再现,剪影体型,换装游戏等几个教学环节,分别刻画人物的相貌,突出人物的体型,了解人物的服饰。让学生回忆、观察、表现,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爱人类。
在拓展中,再现生活中一组图片,让学生去尝试更多的表现形式,渗透《形形色色的人》的性格、爱好、健康状态等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合作示范——教师协作学生共同示范
在教师示范这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小魔法:教师说特征,学生尝试画,师生同参与。合作示范分三步:教师先提出问题,描述人物特征,学生再讨论如何表现,最后教师协助学生完成示范。这样,师生共同示范打破了教师“示范一言堂”的传统,革新了教师示范的方式, 学生自主地学会了绘画的方法。示范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示范作品。学生不仅学到创作实践的方法,而且品味到示范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的后续作业在方法上和心理方面做了充分埋伏。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