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9/16 13:03:52 作者:杜爽馨 浏览量:40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助力成长!《天地人》这一课,我思考好久,虽然仅有6个字,但是,它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文化内涵非常厚重。授课群体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们,如果讲得过深、内容过多,孩子们听不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会影响课堂效果,如果讲得过浅内容过少,又显得肤浅苍白,好像孩子们以前都学过了,没有新的收获。
考虑到这节课是孩子进入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我将激发识字兴趣作为首要教学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设计多样的活动,来帮助孩子认识这六个字。
学习“天”字,我创设,我来说、你来猜活动。孩子们通过我的描述,猜测出不同的天气。意犹未尽之时,我引导孩子说出带有天字的四季。这个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些难度的,需要常识积累。其实天字的组词还有很多,比如学生说出的“蓝天,天空”等,可是,为了发散孩子思维,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归类意识,我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天字组词简单归类。既拓展了孩子们的词汇量,也管控了课堂,不会天马行空,无法控制。
学习“地”字,我创设“我来说,你来仿”活动,给出一个支架“大地披上青草的衣服就是草地。”让孩子们试着仿说,引出带有地的其他词语。在备课的时候,我和张佳靖老师一起探讨,这里难度会有些大,孩子会一时不明白怎么说,有哪些词语。于是我直接在例句下面出示三个词语。课堂上,这里还是有些难,王思雨说出了泥地的句子,李晟宇说出了沙地的句子,张窈绮说出田地的句子,已经很不错了。
在“天”“地”讲完之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一段关于天地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视频,让孩子们通过神话故事,再次感受天和地,感受想象的魅力。
认识“人”字,我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先字理溯源,出示人的象形字,让学生与侧立的人对比观察,很相似,拓展“作揖”引出,做文明有礼小学生。紧接着,联系生活识字,根据性别分,根据年龄分。最后是鼓励孩子们课外阅读识字。识字的目的还是为了阅读与写作,在课堂上渗透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们阅读期待。
学完“天,地,人”这三个字之后,我设计一个课中操,照镜子游戏。全体起立,我说什么做什么,孩子们也要和我一样。“天在上,地在下,大大的人儿站中间。”因为比较短,我进行了两遍。孩子们动作整齐,声音洪亮,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对于低段,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最好每一节课都设计一个课中操,让孩子们活动一下,进入下半场学习。
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一次次探索尝试,精益求精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