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天地  > 文章
德育天地
开放的教室:新时代班级育人理念创新与实践创造

发布时间:2025/3/25 15:02:55 作者:王楚静 浏览量:34次


2025320日,江宁区何德平德育名师工作室在南京市东吉湖小学举办了“五育并举 协同育人”主题德育研训(第三十四场)活动,活动主题为“开放的教室:新时代班级育人理念创新与实践创造”。活动涵盖了班会展示、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等多个环节。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也为新时代班级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班会展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潜能

活动伊始,王楚静老师带来了《文明出行“不踩雷”》的班会展示。班会以文明旅游为主题,通过学生们的旅游照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文明旅游意识。王老师巧妙结合AI技术,生成了一段藏族小姑娘的邀约视频,激发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好奇与尊重。学生们还化身“文明旅行规划师”,设计了文明旅游计划,展现了他们对文明礼仪的理解与践行。

紧接着,管婷老师展示了《我的情绪我做主》的班会课。管老师通过“绘制情绪小人”“设计情绪调节神器”等趣味活动,带领学生们深入探索情绪的多元性,并学会如何有效管理和调控自身情绪。本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怒、哀、惧”。同时让学生从细节渐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缓解消极情绪,积攒积极情绪。

专题讲座:家校共育与协同育人

在专题讲座环节,王怡君老师围绕“家校携手筑梦,爱责共育未来”这一主题,分享了家校共育的心得。她强调,家校共育的关键在于“共”,学校和家长需齐心协力,尤其要注重有效沟通。王老师从德智体美劳五个角度,深入阐述了家校共育的要点,呼吁家长告别“唯分数论”,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黄刘留老师从优化组织架构,畅通协同渠道;创新协同方式,丰富育人内涵;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教育空间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她参与的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活动以及从活动中获得的一些收获。

交流研讨:新时代班级育人的理念创新

在随后的互动研讨环节中,各位教育同仁围绕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参与听课的学科教师们不仅结合课堂观察记录与学情特点,从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目标达成度等维度进行了专业分析,更就如何优化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等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形成了多维视角下的教学智慧碰撞。

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陈海宁老师肯定了王老师班会课的可取之处。本次班会以学生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图片、视频、情景模拟等形式,让抽象礼仪“活”起来,巧妙结合现在AI热点,剪辑视频。陈老师也指出了本堂班会课的不足之处。课堂应当注重正向引导,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在课件中,王老师应当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景图片,直观展现标识的实际应用,深化学生理解。

江宁区空港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陈玺存老师肯定了管老师采用的情境教学法,创设了多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并思考如何应对,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张老师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带领老师们共同探讨如何更为出色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支持。

活动的最后,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江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何德平老师以《开放的教室:新时代班级育人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造》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何德平老师从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变,班级管理的策略等角度具体阐述了新时代班级育人理念与实践创新。老师聚焦班集体建设与班级育人工作,强调其在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探讨育人新路径。会上,何老师指出应围绕班集体建设开展工作,以教育相关理论和政策为基石,对比传统班级管理与时代要求,对班级育人内容和方式进行思辨创新,力求体现时代性与育人理性。此次讲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助力推动班级育人工作的发展。

总结与展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南京市东吉湖小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成果,也为家校共育、协同育人以及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学校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