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研发  > 文章
课程研发
【鸽就鸽位】认识信鸽:从“头”到“脚”的观察指南(三)

发布时间:2025/9/24 11:40:49 作者:葛雨欣 浏览量:34次

翅膀,是鸽子征服天空的钥匙。本次观察,我们将像工程师一样,拆解这具精密的生物飞行器,全方位理解其背后的奥秘。

一、 静态观察:收起状态下的工程学

当鸽子静止时,翅膀会像一把精密的折扇般收拢在身体两侧。此时观察的重点在于它是如何实现“隐形”的。

 

 

 

 

 

 

 

 

完美的流线型:收起的翅膀前缘(腕关节)紧贴身体,翼尖通常收于尾羽之下,与宽阔的胸部和腹部平滑衔接,共同构成一个纺锤形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

羽毛的叠放艺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较大的飞羽被较小的覆羽像瓦片一样覆盖、固定,排列得井然有序,表面光滑平整。你可以轻轻吹开表面的羽毛,观察它们层层覆盖的规律。

二、 结构探秘:三大系统的协同

1. 支撑系统:轻而坚固的骨架

肱骨:连接身体的核心骨骼,被强健的胸肌包裹。

桡骨与尺骨:构成前臂,尺骨较粗,是次级飞羽的附着点。

腕骨与指骨:已高度融合和退化,形成坚固的翼尖骨架,支撑关键的初级飞羽。 

2. 动力系统:强大的肌肉

胸大肌:位于胸部龙骨突的两侧,占体重的比例极大,负责提供向下扑翼的强大动力(飞行发动机)。

锁骨下肌:位于胸大肌之下,负责抬起翅膀。

3. 执行系统:功能各异的羽毛

这是观察中最直观、最有趣的部分。

 

初级飞羽10根):附着在指骨和腕骨上,长而坚韧,不对称,是提供前进推力的主要部件

次级飞羽11-14根):附着在尺骨上,相对宽大,主要提供升力,共同构成翼面。

级飞羽3根):与初级飞羽、二级飞羽协同作用,调整翅膀形状和空气动力,帮助稳定飞行。

覆羽:覆盖在飞羽基部,起到整流、保护和维持流线型作用其中小覆羽位于翅膀前缘的“拇指”上,是防失速装置在低速飞行和降落时会自动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