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文章
教育科研
教育调查法

发布时间:2020/12/3 9:52:09 作者:王小兵 浏览量:5932次

          教育调查法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调查法可以说是最常用且富有实效的十分重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经常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日常工作或研究中,如家访、教学座谈会、摸底测试、个别谈话、作业评析等等。但在平常的工作中,由于这些方法常被看作是教师的例行工作而被忽视,致使相当一部分教师没能自觉地走进科学的调查活动中,没能对那些有价值的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即没有迈出最为可贵的一步,他们就像只知耕耘而忽视收获的辛勤耕作者。所以,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有必要进一步学习领会教育调查法的实质,把握基本的操作要领,把教育调查法自觉地运用于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

第一节   教育调查法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活动,与一般的社会调查相比,范围较小,它主要是以当前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活动。也可以被认为是社会调查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调查研究作为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也有别于教育实验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以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及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搜集到的事实材料经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队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所得出的结论常常揭示的是事物的相关关系;在这点上,它不同于教育实验研究;由于教育调查研究属于经验性方法,是在搜集事实情况,获取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常常处在事物的表层,在这点上,它不同于教育理论研究。

(二)基本特点

 1.方便灵活性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常常用间接的方法,从几个侧面对事物进行考察了解,从事件当事人或其他人那里获得事件信息和资料,因而不必在教育现场进行即时的观察,也不会受到现场条件及时间的限制;同时,只要研究课题需要,教育调查法可以突破空间上的界限,在一个广泛区域内,甚至是在一个或多个国家内搜集相关的教育事实和信息;另外,教育事实和现象并非都是外显的,有些教育现象不能全部被我们直接观察到,这就常常需要用间接的、灵活的方法去收集材料。例如,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师生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以及学校教育如何为社区服务、社会如何参与学校教育等等,

大都采用调查研究法。

2.手段多样性

调查研究法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收集材料。既可以对少数对象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通过细致的访问、座谈等方式深入地研究某些事物与现象,又可以在众多的调查对象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和趋势;既可以从事件当事人那里了解具体的信息和感受,也可以从第三者或社会公众那里了解旁观者的看法;既可以采用访问、座谈等直面交流方式,也可以采用问卷和网上调查等间接交流方式等。这些不仅是实验法、观察法等其他研究方法所无法比拟的,而且有些问题也是实验和观察法等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

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原因等。

3.系统严密性

调查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教育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现实问题,有着系统的程序和严密的步骤。调查计划的制定、调查工作的实施、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结果的处理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调查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可能参与进来的外

来因素都有一定的预见和估计,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真实自然性

调查研究法不像实验研究法那样需要人为地创设实验情境、人为地控制实验条件和因素才能进行研究,它是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考察、收集研究对象的真实状况来进行研究,因而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真实自然,而且其结果的普适性也会相应地提高。

但是,无可讳言,调查研究必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一是调查研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虽然能够实现考察研究对象现状的目标,但却难以对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较精确的推论和判断。例如,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经常受到教师关注和表扬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比较努力,究竟是由于学生的努力学习才使其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呢?还是由于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表扬,学生为回报于教师才努力学习?换句话来说,就是教师的关注和表扬与学生的努力学习之间,究竟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要对此作出可靠的结论,仅仅通过调查研究是难以做到的。二是调查是向别人间接了解情况,被调查者所反映的现象与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由于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于被调查者的意愿、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而研究者往往难以对此进行控制,出现主观偏差的情况常常会发生。而且,出于种种原因,有时被调查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想或判断,调查者对这种主观加

入的程度也是难以了解和控制的,从而也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二节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育调查研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主要步骤所组成:选择课题,提出假设;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作出结论,撰写报告。以上步骤的基本顺序是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作出的逻辑安排,符合问题解决的心理历程,因此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在此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特定的具体活动和要求,研究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

当的调整,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这五个步骤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相一致。

(一)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确定调查课题。在确定调查课题时,要掌握好四个原则:现实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独创性原则。

二是选取调查对象。在选取调查对象时,要重点考虑研究目的、课题的特点等因素。不同的调查课题和研究目的,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选取调查对象。

 三是拟订调查计划。在拟订调查计划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

②确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要围绕调查目的,先从几个大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再由此逐步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       

③确定调查进程。

 四是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

 五是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二)实施调查,收集资料。

这是调查研究最关键的环节,科研工作是否取得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具有多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往往都取决于这一步。最大限度地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是这一阶段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全面、系统。要注意资料的典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整理调查资料。

通过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推断出结论,找出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资料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进行工作总结。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

(一) 问卷调查的含义和特点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点: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3.调查范围广、效率高。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

1.指导语

(1)介绍调查者的身份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利于被调查者的合作。

(2)写明回答问题的要求和方法,避免被调查者误解。

(3)写清研究的用途,消除调查者的疑虑,提高问卷的真实性。

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指导语)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西南大学教育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在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的今天,笔者拟从家庭教育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为了了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本人设计了19个问题对您进行调查。本问卷采取无记名的形式答卷,本人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您的认真答卷是对本人学业的最大支持,希望您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如实作答:有选项的直接在字母上打圈即可,没有选项或者选项不是您满意的,请你您补充在后边。

  衷心感谢您真诚的合作!

 2.问题

问题是问卷的主要构成部分,问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问卷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影响研究结果及结果的真实性。

3.结束语

在问卷的最后,一般是表示对被调查者的感谢,或者让被调查者对问卷做出一些简短的评价。

(三)问题的设计

1.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1)语义清楚。设计的问题应使被调查者能够正确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对题意的理解应是唯一的。

(2)语句简洁。问题的语句形式要简单,通俗易懂。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不完整的陈述句;简单疑问句。

(3)面向对象。措词要适合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

(4)价值中立。

2.问题的形式

(1)开放式。问题设计者只提出问题,事先对回答不做具体、明确的规定,不事先列出答案,由被调查者自己根据问题任意作答。

(2)封闭式。问题设计者事先确定了可供选择的答案,由调查对象从问题的答案中选出一项作为回答的问题形式。

(3)半封闭式。在设计问卷时,有时难以全部想到问题的答案,或者问题答案列出太多,也没有必要全部列出,常常在可供选择的答案中列出“其他”一栏。如:“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涉及的内容应包括:A学习基本知识;B训练基本技能;C培养基本能力;D培养学习态度;E其他      (请自己填写)”

3.问题答案的格式

封闭式问卷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

 (1)是否式。把问题答案格式列出两个极端形式。如“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喜欢”与“不喜欢”。如:“我的行为不受班里舆论的影响。A是;B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答案。

 (3)排序式。在每个问题后列很多答案,要求被调查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排出等级或顺序。

(四)问卷的编制

 1.问卷编制的程序

(1)根据研究目的,把研究课题分解成一系列研究问题。

(2)根据对研究问题的分析,确定要搜集的信息类型,并确定所要编制的问题形式。

(3)以研究课题为中心,对研究问题进一步分解,草拟出问卷问题和答案。

(4)把问卷问题按照一定标准排序,并草拟出指导语。

(5)征求专家意见(特斐尔法),修订。

(6)试测。

(7)再修订。

2.编制问卷时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1)问题的内容。要着眼于课题研究的内定,问题与问题之间、问题的各个答案之间,防止可能出现的交叉和重叠现象。

(2)问题的数量。一般以30—40分钟,题目以50道题为宜。

(3)问题的排列。一般遵循的原则:同类组合、先易后难、先一般后特殊、先封闭后开放。

(五)问卷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问卷的发放。一般有当面分发、邮寄、有组织地分发。

2.问卷的回收率。剔除废卷,回收率仅为30%,所得资料只能做参考;回收率50%,所得资料可作为提出建议的依据;回收率在70%以上的,方可作研究结论。

 

第四节   访谈调查法

(一)访谈法含义及特点

访谈调查法又称访问法或谈话法,是指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的直接对话而收集事实材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它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资料收集方法,也是教育和社会研究科学中最重要的、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有二:第一,它是一种研究性的访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谈话,而且,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始终围绕着研究的主题而进行。这与日常的谈话有很大的区别,日常的谈话是一种非正式的谈话,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进行相关性的准备,而且,谈话方式也比较松散,随意性很强。第二,访谈调查是以口头提问形式来收集资料的,在整个访谈过程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互动,而以书面提问形式来收集资料的问卷调查法却不需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直接接触,它们也由此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

(二)访谈法的类型

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样,访谈调查法可以有很多种类型。

1.按照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分:

(1)结构式访谈,也称标准化访谈或封闭式访谈,是指访问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有固定格式的提纲进行提问,按相同的方式和顺序向受访者提出相同的问题,受访者从备选答案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封闭式的口头问卷。其优点是研究的可控(问题的控制,环境的控制)程度高,应答率高,结构性强,易于量化,但灵活性差,对问题的深入程度不够。

(2)开放式访谈,也称无结构性访谈或非标准化访谈,如同开放式问卷一样,它不采用固定的访问问卷,不依照固定的访问程序进行的访谈,鼓励受访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细致深入,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细致追问,挖掘出生动的实例,得到更为深入的信息,但费时、费力,结构不完整,难以量化。

(3)半结构性访谈,它有访谈提纲,有结构式访谈的严谨和标准化的题目,也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余地,并且访谈者在进行访谈时,具有调控访谈程序和用语的自由度。半结构式访谈兼有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的优点,既可以避免结构式访谈的呆板,缺乏灵活性,难以对问题作深人的探讨等局限,也可以避免无结构访谈的费时、费力,容易离题,难以作定量分析等缺陷。

2.按照访谈的规模分:

(1)个别访谈,是指访谈者与被访者一对一的面谈,整个访谈过程不受第三者的直接影响。访谈者与被访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易受到重视,安全感更强,访淡内容更易深人。个别访谈是访谈法中最常见的形式,只要访谈者控制好谈话情境,就能较好地搞开被访者的言路,特别适合于无结构式访谈。

(2)团体访谈,是指研究者邀请若干个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就是通常讲的开调查会、座谈会。团体访谈是教育调查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扩大了调查对象,被调查者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级。这样既可以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又可以提高收集资料的效率。另外,通过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对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搜集到较全面的材料和信息。

3.根据正式程度分:

(1)正规式访谈,就是双方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就一定问题范围进行交谈,这种形式有利于获取较为深入和细致的资料。

(2)非正规式访谈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安排,在与对方一起参加活动时,根据当时情景自然的交谈,这种形式有利于获得更加自然、真实和灵活的资料。

4.根据双方接触方式分:

(1)直接访谈,也称为实地访问、面访,是指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进行访谈,研究者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神态和动作,便于掌握更详细的资料,特别适用于电话不够普及的地区,或是题目太长、太多,题意很复杂的调查。不过,直接访谈所需的人力、物力规模也最大,若想要扩大样本的分散性,在实施上很不容易。

(2)间接访谈,是指双方事先约好时间,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进行的,这样可以解决因距离遥远或时间不足造成的困难,也可使被访谈者避免尴尬,其中,电话访问最容易接触到受访者,联系、响应率比较高,也比较容易防弊,更可快速知道研究结果,需求经费中等,特别是适合用于访问工作繁忙、居住分散的异地人员。一般说来,电话访问和直接访谈在抽样、测量、访问等方面的效果较接近,适合以追求数据质量、有推论总体必要的调查;而网上访问则在研究的作业成本上占优势,适合经费有限、寻找初级参考的调查,但应十分谨慎,避免作对总体的推论。

5.根据访谈的次数分:

(1)一次性访谈,又称横向访谈,是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访谈调查。一般来说,横向访谈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收集事实性材料为主,更多地用于描述性的研究。被访者有一定数量,通常是从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的,研究是一次性完成的。由于横向访谈收集资料的时间较短,一次性解决问题,因此更多的人乐意采用此法。横向研究常用于定量的研究。

(2)多次访谈,又称纵向访谈或重复性访谈,是指随时间的推移多次地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调查,即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获取资料的调查方式。纵向访谈常用于个案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常用于质的研究。纵向访谈是一种深度访谈,它可以通过研究对象自身的前后比较来了解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逐步由浅入深,以探讨问题的深层意义。

(三)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访谈是一种互动的社会交往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调查者只有与调查对象建立起基本的信任与一定的感情,并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进行访谈,才能使被访问者积极提供资料。这就要求访谈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访谈技能,并能掌握和灵活运用访谈的各种技巧。一般来说,访谈大体来说分为访谈准备、访谈过程的控制、结束访谈和记录访谈结果等几个阶段。

1.访谈的准备

(1)准备详细的访谈提纲。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理论假设,准备详细的访谈提纲,并将其具体化为一个个访谈问题。访谈的问题要能涵盖研究主题所涉及的范畴,又要有层次性,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问题编制完成后,最好请有经验的研究者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有条件的话可进行小范围的“预访”。

 

(学科教学情况学生座谈提问提纲:)

作者:梅升君

开场白:

同学们,今天把大家叫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我们班级XX学科的学习质量情况。我们想,一方面让同学也了解自己班级的这门学科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试图对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今后在这门学科中的学习提出建议。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是怎样的就怎样说,实事求是地说。要不然,提出的建议建立在不真实的情况的基础上,就会提错建议。你觉得某位同学说得不完整,你应该马上补充。今天同学们发言中的如果有需要保密的内容,我们要求在场的同学们和我们一起替他保密。目的是一个,真实的反映情况,促进我们班级这门功课的学习。发言认真积极而真实的,我们会认为你为班级做出了贡献。

提问交流:

①我听说,世界的许多著名人物小时候都很调皮的。你调皮吗?说说你调皮的事情。在这门课上,你们敢调皮吗?如果有人调皮捣蛋,老师会怎样处理?这种处理对他们有效吗?

②你们年级有几个平行班?你们老师在平行班教这门课吗?他是否与你们谈起其他班?他对你们班在年级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怎么评价的?

③你们觉得这个老师好吗?为什么?说说你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④你喜欢这位老师吗?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这位老师的理由。全班抱着像你们这样对老师的情感的有多少人?

⑤你喜欢老师的批改习惯和方式吗?为什么?

⑥老师与你面谈学习情况有过几次——可以说说大概数字?你觉得有收获吗?你们的同学被老师叫去面批作业、面谈学习的人多吗?举个例子。

⑦你觉得你在这门学科中的学习成绩如何?你满意吗?你对这门课的学习有信心吗?如果说你的信心在班级中的分布为较高中度 较低,那么与你差不多情况的都有谁?

⑧从小到现在,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现在你的这门学科的老师的教学你觉得有哪些出色的地方?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⑨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与你谈起这位老师?他们是怎样说的?

⑩你的亲朋好友中有没有在附近的小学读书的?他与你比较老师和班级的学习情况吗?你觉得自己你们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比怎么样?

结束语:

谢谢同学们,请你们听听我们记录的提纲,如果觉得说得不完整或者不对,请你补充或者更正。我们将把大家的发言的要点不说名字的通报给老师,向他肯定优点,提出缺点和建议。希望同学们对今天发言的内容保密。再次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http://www.tdsy.org/new/printpage.asp)

(2)了解被访者。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了解的越清楚,访谈时就会越有针对性;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要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

(3)确定访谈的方式与进程。为了使访谈规范,能获得实效,须事先安排访谈行程,将访谈人员、被访者、访问日期及时间作适当的安排。访谈时间最好是被访者工作、学习不太繁忙,并且心情比较舒畅的时候。访谈的地点和场合的选择要从被访者方便的角度考虑,要有利于被访者准确地回答问题,要有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访谈气氛。一般来说,有关个人或家庭的问题,以在家里访谈为宜;有关工作方面的问题,以在工作地点访谈为宜。但是,如果被访者不愿在家或在工作单位会见访谈人员,那么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场所进行访谈。

 (4)准备访谈所需的材料与工具。访谈前要对访谈内容所涉及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个充分的了解,对有关材料作充分的准备,如访谈记录表、各种证明材料、证件、录音机、录音笔、摄像机等。

2.访谈过程的控制

(1)作自我介绍与访谈介绍。访谈者在接近访问者时,首先要做自我介绍,必要时可出示身份证明,然后要说明来访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进而强调本研究的重要性,请求他的支持与合作。此外,还要告诉被访者,他是如何选出来的,并承诺保证机密处理其答案,为其保密。通过这些介绍,消除被访者的顾虑,建立起融洽的谈话氛围。

(2)提问要清楚明确。所提问题要口语化,语气要委婉,要让被访者一听就明白意思。若采用结构式访谈,必须使用统一的访谈问卷,按事先准备好的访谈问题依次提问,不得任意增删文字或更换题目顺序。若采用无结构访谈,则要求所提实质性问题短小、具体,尽量避免使用深奥的、抽象的专业术语。在提问的过程中,发问要自然顺畅,发问的语气和态度不要咄咄逼人,切不可像老师问学生,法官审犯人那样。对被访者的跑题,以及转换话题和追问等,要根据当时的情境,及时而自然地进行。

 (3)要耐心听取回答,不要给予任何评价。访谈人员发问后,要有礼貌地、耐心地倾听被访者的陈述,边听边记录。访谈人员对所提的问题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当被访者对问题不理解或理解错了,访谈人员可以重复问题,有时候也可以适当做些解释,仅不能给予任何暗示。尤其是涉及不同观点或是有争议的问题,访谈人员更应保持中立态度,无论被访者回答正确与否,都不宜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不要发表见解,不要表示批评、惊讶、赞成或不赞成的态度。但是,在问答过程中访谈人员要适当地给予积极的反馈,让被访者明白自己的角色。如不断地使用 “是”、“懂了”、“明白了” 、“请继续说”等非指导性的话语,或用点头、目光和手势等非语言信息鼓励被访者继续讲下去。

(4)积极维持被访者的访谈动机。被访者的合作是访谈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当访谈双方的关系趋向紧张,被访者回答情绪低落,开始厌倦于回答问题,这时访谈人员必须设法缓解紧张气氛,可以转换一个被访者感兴趣的话题,也可暂停交谈休息放松一下,藉此维持访谈动机。

(5)注意非语言交流。访谈是通过语言交流传递信息的,但是除了语言之外,服饰、语气、目光、动作、姿态等也能表达某种意义。有时非言语行为比言语行为更能表现交谈双方的态度、关系及互动的状态。因此,访谈人员要善于察言观色,分析和利用有关身体语言信息。如,访谈过程中,被访者连连点头,意思是“赞成”、“同意”;匆匆记录问题,表示问题可能非常重要;与访谈者保持人际距离较远,可能暗示对访谈不感兴趣或怀有敌意;东张西望,表明注意力已经转移;频频看钟表,意味着希望尽快结束访谈等。

(四)访谈的结束

结束访谈是访谈的一个十分重要阶段和步骤,而决不是无足轻重的一个细节。

1.访谈结束时机的掌握。一般情况下,被访者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为:电话访谈20分钟左右;结构式访谈45分钟左右;团体访谈和无结构访谈不要超过2小时。以上这些数据可供访谈人员实施访谈时参考。至于一次访谈究竟花多少时间为宜,应根据访谈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以不妨碍被访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为原则。如被访者要上班或上课,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了等。另外,还要时刻体察访谈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如,被访者说话的音调的转变,节奏的变慢,以及被访者行为的某些暗示等。当感到被访者有点不耐烦了,或不停地看时间;或已超过事先约定的时间;或家中来了客人需要接待;或有要事需要处理,这时应该考虑尽快结束汾谈。当感到交谈难以进行,话不投机时,也是该结束谈话的时候。

当然,有时被访者十分健谈,难以自然轻松的方式结束访谈。这时访谈者可有意地给对方一些语言和行为上的暗示,表示访淡可以结束了。如,“您还有什么要想说的吗”、“对今天的访谈您有什么看法?”或段开话题问对方:“您今天还有什么安排?”或做出准备结束访谈的姿态,如,开始收始录音机,合上记录本等。

 2.结束语

 访谈结束时,不要忘了对被访者的支持与合作表示感谢。应该向被访者表示通过访谈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利信息,学到了很多知识。如果这次访谈尚未完成仟务,还需进一步调查的话,那么必须与被访者约定下次再访的时间和地点,最好还能简要说明再次访问的主要内容,让被访者有个思想准备。

(五)访谈的记录

访谈的目的是为了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收集则是由访谈人员的记录而来。

1.作访谈记录的基本要求

(1)访谈过程中要随问、随听、随记,以免遗忘有关信息;

(2)要逐字逐句记录,尽量记录被访有的原话,不要添油加醋;

(3)少作概括性的记录,不要对被访者的回答内容作摘要,以免掺入主观成分;

(4)访谈记录表上要写明访谈人员的姓名、访谈口期、时间、地点等资料,以便于分析查考;

(5)访谈记录中除了被访者的问答外,追问、评注、解释、访谈情境和特殊事件的描述等部需要加括号,以示区别。

2.访谈记录的主要方式

访谈的记录从记载的时间上来分,又现场记录和事后记录两种;从手段上分,有纸笔记录手段和辅助记录手段。

(1)现场纸笔记录。它是边访谈边用纸笔进行记录,他需要征得被访者的同意,其优点是资料完整,不带偏见,但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进行。访谈现场的记录主要是内容型记录,记的是被访者所说的内容。有时也可以记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看到的东西,如访谈的环境、被访者的行为、神情、反应等;有时也记录访谈者自己在访谈现场的感受和体会,对事实做简略的评论。现场通常采用的纸笔记录方式主要有:一是速记,即用缩略语和特定的符号来全面记录被访者的回答。这种记录方式需要速记的技巧,事后还要对速记进行翻译和整理。二是详记,即用文字当场作全面详尽的记录,这种记录方式往往记录不全,因为纸笔记录速度跟不上讲话的速度。三是简记,即只记录那些访谈人员感兴趣的内容和要点。这种记录方式比较常用,为了快速、准确地记录,通常要有访谈记录表,访谈人员只需在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上勾勾划划,作上记号。

(2)事后记录是在访谈之后靠记忆来补记访谈的内容,这种方式用于被访者不希望现场记录,或当场记录会使谈话显得过于正式、拘谨、会影响被访者回答的情绪。但这种方式会因记忆不准或消失而影响资料的完整性。一般需要辅助其他手段来进行。

3.辅助记录手段的使用。纸笔记录往往难以获得完整的谈话资料,为了获得更完整的访谈资料、可利用录音录像的方法来辅助访谈。采用录音录像可以保留完整的谈话资料,避免纸笔记录的误差,整个访谈情境可以重复、再现,便于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访谈人员也不必为笔录而分心,可专心于谈话内容。录音录像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访谈记录方式,但它的运用必须征得被访者的同意,如果被访者不喜欢谈话被录音录像,访谈人员则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