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改革  > 文章
教学改革
“字里行间觅童趣,品读学用总相宜”——南京市东吉湖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5/11 2:13:22 作者:邵宁汐 浏览量:488次

“聚”集体智慧,“备”实效课堂。集体备课最能集众人智慧,采众人之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教师把握教材,精准制定学习目标,提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5月5日我校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第二学期第十三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聚焦核心素养,以单元整体设计构架入手,从单元教材解读到课时分析,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作业设计与练习、教学方法的设想、教学的困惑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讨论。


image.png



本单元围绕着“改变”这一主题,安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围绕“改变”讲了妙趣横生的故事。《青蛙卖泥塘》一文则讲述了因为不断改变,而使烂泥塘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地方的故事。《小毛虫》展示了因为不断努力,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的经历。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关“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大禹治水》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句子,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本单元教学要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的内容。



image.png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词语,与日常清洁卫生活动有关: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引导学生在词语语境中认识九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猜“摸、读、揭”三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声旁相同,读音相近,采用先猜字音后查字典验证的方法识字。二是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写话”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写写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书写提示”旨在通过书写“劝、堆、转、特”四个字,让学生了解某些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都可能发生变化。“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二十四节气歌》,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我爱阅读”编排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image.png



老师们讨论后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加油站”是一组与清洁工具、清洁活动有关的词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层层推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书写提示”部分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引导观察“劝、堆、转、特”的偏旁。引导学生发现“又、土、车、牛”作偏旁后,笔画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语言运用

“猜一猜”部分可以采用换偏旁、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再通过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验证。其中“读、揭”也可根据语境和生活经验来猜读。

引导学生观察比喻句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例句与其他句子进行比较,发现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还可以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写话”可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首先提供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养的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或生活习性方面来说,再组内交流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在此基础上,练习写话。写完后,选几篇读给同学们听,再进行指导、修改。

“日积月累”编排了《二十四节气歌》。在借助拼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节气歌”读准确、通顺,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接着简单介绍“节气”,鼓励学生课外翻阅日历,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

3.阅读理解

教学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套衣服?为什么每次做出来的衣服都不合身?在学生感受故事有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image.png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表达了自己独特见解,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利;这次活动既促使教师们尽快成熟起来,也让教师们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相信通过本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在教学路上,将走得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