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随笔  > 文章
教育随笔
《鸟类》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9/29 11:01:53 作者:葛雨欣 浏览量:1725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动物大家族,主要带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是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点关注了脊椎动物的学习,鸟类就是脊椎动物下的一个重要类群。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找出了鸟类的共同特征。并通过实验来研究了鸟类羽毛的特性,引导他们初步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一、加强课堂环节衔接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 “找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实验观察鸽子的羽毛——认识鸟类的喙和足”,在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的共同特征时,大多数学生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能够知道像鸵鸟、企鹅、鸡鸭这一类飞翔能力退化的鸟类。在这个时候我应该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会飞的这些动物也是鸟类。可以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在通过科学阅读资料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白会飞并不是鸟类的共同的特征。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要结合学生认知和知识结构,做到自然、连贯、推动课堂环节的作用。

二、精准实验目的表达

本节课的实验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观察羽毛,计划让学生进行两次观察:第一次观察整体 易偏离观察目标,难以观察到重点。尤其是在第二次借助仪器观察需要进行多次观察,学生的观察缺乏一定的顺序性。所以在实验之前,需要设计好实验的流程,和学生制定好约定,确定好实验目的,理清实验顺序后才能开始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地提醒学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及时记录,条理表达。

 三、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在课堂上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的学生表达欲望比较强,回答问题比较积极。还有一些学生缺少一定的表达欲望,不太愿意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无论是哪一种学生,我们都需要创造适当的时机让他们展示的自己的看法和发现。如果学生的表达不够准确或者错误时,我们不要直接去否定他们,可以引导他们回顾自己的观察过程,更加准确地表达以及学会更正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