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自由和完整中绽放——记一次有趣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4/3/4 17:00:10 作者:邵宁汐 浏览量:231次
前几日教学《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和孩子们探讨到“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时,学生承泽忽然一脸疑惑地举手问到:“老师!为什么春江水暖是鸭先知?而不是鱼先知?鱼不是一直在水里吗?”我承认,我当时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问蒙了,我只好强装镇定的对他说:“老师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回去查查明天来告诉老师好不好?”
就在这时,一只迫不及待的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可以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江面最先被阳光晒到,所以江的表面应该比江下面更暖和,鱼在江的下面,而鸭子在江的表面,所以鸭子可以比鱼先感知到江水温度的变化。
紧接着,一只又一只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觉得我觉得如果把‘鸭’改成‘鱼’的话诗句就不押韵了。
“老师,您刚刚说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提画诗,我看过惠崇画得《春江晚景》这幅画,画里没有鱼,但有鸭子,既然是提画诗,那就不可能出现画里没有的东西。”
“老师老师,我告诉你!我也知道,江水是慢慢变暖的,而鱼一直呆在水里面,他们习惯了水慢慢变化的温度,所以说他们就感觉不到水变暖了,而鸭子在岸上,鸭子们突然下水会比鱼的感受更强烈,所以鸭子能明显感觉到江水变暖和了”
“老师!我也想说!我发现这首诗是按照江岸到江面再到江中的顺序写的,所以他先写了鸭子,而后面江中的动物已经写了江豚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写鱼了”……我从未想过还可以从这些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孩子们一个个天马行空又有理有据的想法让我震撼又感动的说不出话。
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奇思妙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家庭教育中,这种创造力都特别珍贵,需要小心呵护。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成为他们未来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平时的教育中,孩子们一些古灵精怪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重视,甚至因此受到责备。如果因为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或者升学就业的压力,而选择忽视或埋没孩子的想象力,这是一件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应仅仅强化知识的养成,不应让孩子的思维被捆绑在既定模式中,更不应用大人的权威来压制孩子,让孩子失去独立的思想空间。比如有一些思维活跃、爱提问的孩子,老师需要多从正面角度看到他们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可贵,而不要随意给他们扣上“爱捣乱”“不遵守纪律”等帽子,别让孩子的想象力被不恰当的教育边缘化。
教育是为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并围绕生活而展开运行,这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是有意识的人,他们有个性的自我。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成长和绽放,而我们往往在实施的过程中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开始了漫漫应试教育的道路。课堂中,我们是知识传播的权威者,而学生在课堂上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唯唯诺诺。不愿去主动探索,坐在位置上等着老师把自己这个空水杯倒满。这样的教育会磨平学生的棱角,使得学生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光彩。教育的路上,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回归初心,帮助学生成为独一无二的世界上的特别的存在。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花朵,更应该是山间的野花,教育本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我们老师给学生播撒合适的“养分”,让他们享受温暖的“阳光”的同时也呼吸新鲜的“空气”。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随性成长。
其实,教育很简单,不需要揠苗助长,不需要刻意培育,只要怀揣理解和欣赏的心态,多给孩子一点儿自由的天马行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