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本研修  > 文章
校本研修
南京市东吉湖小学2024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1/29 18:18:07 作者:孙静婕 浏览量:201次

南京市东吉湖小学2024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这一学年里,我校的校本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现将本年度校本研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校本研究制度

为保障校本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各学科教研组、教师的职责与任务,制定了详细的校本研究计划、实施步骤以及考核评价机制。例如,规定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参与一定次数的公开课展示或听课评课活动等,让校本研究有章可循。

(二)丰富校本研究形式

1. 专题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教师来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内容涵盖课程改革理念、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本学年共组织了[X]场讲座,教师们从中汲取了前沿的教育思想,拓宽了教学视野。

2. 公开课与研讨课:各学科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研讨课活动。教师们精心备课、上课,课后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环节设计、师生互动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一学年下来,累计开展公开课[X]节,研讨课[X]节,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3.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市级乃至省级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深入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学年,我校共有[X]项校级课题立项,部分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聚焦校本课程开发

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我们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涵盖传统文化、艺术素养、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的校本课程体系。比如,我们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通过讲述经典故事、学习书法绘画等形式,让学生们深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则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取得的成果

(一)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参与校本研究活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多位教师在市区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累计发表论文[X]篇。同时,教师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养成了主动反思、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二)学生素养提升

校本课程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生们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如在科技创新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中,都有众多学生获得奖项,展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学校整体发展

校本研究工作的扎实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也因此获得了[具体荣誉称号]等荣誉,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本学年校本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部分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没有真正深入到研究当中去。

2. 校本研究的成果转化力度不够,一些课题研究成果和优秀教学经验没能及时有效地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导致资源浪费。

3. 在跨学科校本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改进措施及下一学年工作计划

(一)改进措施

1. 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优秀、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等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

2. 建立成果转化的跟踪机制,定期组织成果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等,督促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持续优化。

3. 组织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课题研究,打破学科界限,引导教师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下一学年工作计划

1. 继续优化校本研究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关内容,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操作性。

2. 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打造更多精品校本课程,并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质量。

3. 计划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活动,如校际交流研讨、教学案例分析比赛等,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总之,本年度的校本研究工作让我们收获满满,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持续创新,让校本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助力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