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12/6 9:36:41 作者:顾安琦 浏览量:91次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在完成这课教学后,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一)知识与技能
在识字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如字卡认读、在文中圈生字等,大部分学生能认识“船、弯、坐”等生字。但对于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如“坐”和“座”,部分学生仍存在混淆现象。在朗读上,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在有感情朗读上,还需要进一步指导。比如,读出月亮的弯弯、小船的可爱以及坐在小船上的惬意,很多学生把握得不够精准,只是简单地读出了文字,没有将情感融入其中。在书写环节,多数学生能掌握“月、儿”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但个别学生书写笔画的规范程度有待提高,像“月”字的横折钩的写法,部分学生不够标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希望学生能感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星空和弯弯月亮的图片、视频,学生在视觉上有了一定冲击,对夜空之美有了初步感受。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方面做得还不够,部分学生只是表面地看到了美丽,未能真正从内心激发对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热爱。
二、教学方法运用反思
(一)情境教学法
创设了乘坐小船遨游星空的情境,这一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然而,情境的延续性可以更强一些。在识字和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情境有时会被打断,没有做到始终围绕情境展开教学,使得情境的效果未能充分发挥。
(二)朗读教学法
运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这些朗读形式在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时,方法还不够多样化。可以更多地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或者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不同朗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从而更好地掌握有感情朗读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组织问题
(一)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虽然与学生有较多的互动,但互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对于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夜空还有什么?”,部分学生回答后,没有充分引导其他学生继续拓展思维,导致学生的回答较为局限,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二)时间把控
在识字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小船上看到的景象这一拓展环节有些仓促,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完整性。
四、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在识字、朗读和理解课文方面表现出色,能快速跟上教学节奏,甚至能提出独特的见解。而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设计分层教学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通过对《小小的船》这堂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