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12/18 11:20:19 作者:李超 浏览量:108次
观察物体是认识和了解被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的重要方法。在观察物体时,能不能抓住某一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主要特征,往往受制于观察能力的高低。而观察能力是在观察物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观察物体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抓住重点进行教学,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提前把学生分成了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小兔子学具,方便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物体,说说所看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教师紧紧抓住了“站在物体的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学具,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教师也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