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出色的马》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3/27 15:12:31 作者:朱倩 浏览量:37次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一、教学效果:
今天教学《一匹出色的马》,当备课时就觉得课文浅显易懂,没什么特别需要特别留意的,于是并没有像《千人糕》一课进行了系统解决两大问题的教学思路,就想简简单单上完了事。也许因为我有这样的“偷懒”嫌疑,孩子们学习这篇课文也没什么精神。
首先是读的问题:不够流利,感情处理不到位。就一家人郊游时所看到的美景,我所期待的那种“享受”的感觉没出来。于是我只好又走套路,示范读,孩子们谈感受。幸好同学们听得够认真,用上了“沉醉”一词,让我感觉这堂课还有一点意义,虽然花的时间较长,但对感情读文的指导是起了作用的。其次是理解爸爸将柳条当作“马”给妹妹的真正用意的问题,许多孩子只知道是爸爸在帮助妹妹,但他们就是没有谈到爸爸这样和妈妈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兜兜转转,好不容易才谈到如果是自己面对妈妈、爸爸两种处理方式的心情、感受是不一样的,帮助、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方法的。
二、成功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我在课堂上还注重了双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不足之处:
1.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在自主读文环节行为涣散,多数同学在说话,没有阅读。
2.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状态的调整。
3.小组合作学习有待引导和加强。
4.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教师说的多学生反而听得少。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和状态,及时调整坐姿。加强教师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读书、学习。课堂教学中试着编制一些口令,从而让学生规范有序地去学习,明确下一环节我该怎么做、做什么。重点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会学习、会合作,让语文课去繁就简。精炼课堂用语,精心备课,研究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