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2/23 13:09:47 作者:余力 浏览量:390次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一课,是叶圣陶先生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描写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也写了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因此从激活语感到积淀语感也是我在《荷花》这篇课文中帮助学生完成的一个目标。
课前,我问学生:“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关于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吗?”学生们立马就回答“小荷才露尖尖角”“荷叶罗裙一色裁”“接天莲叶无穷碧”。于是我抛出《荷花》的学习:今天有位大作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荷花的文章,请大家仔细阅读,看看叶圣陶描写的荷花,有没有跟大家刚刚说的那些诗句描写的场景一样。”
在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就有了这样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就像“接天莲叶无穷碧”诗句描写的一样,荷叶很多很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这句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觉;“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就像“荷叶罗裙一色裁”,但是这里可以说成“荷花罗裙一色裁”。同学们认真的阅读发现,激活了他们语感,强调了学生的主观学习价值,把诗句和课文描写的图像结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为落实习作要素,我将第二自然段荷花不同姿态的描写作为训练重点学习。从“冒”字出发,感受荷花迫不及待想要伸出脑袋的有趣,这一池荷花不是静止的,它有灵动的生长快乐。从三个“有的”体悟,如何描写植物的不同姿态。在学生学习单“植物档案信息”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填写“外形”一栏时,比较单一的记录植物的固化形象,并没有细致观察出每种植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样子。于是借助三个“有的”,引导学生理解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同一种植物也会有不同的姿态。
在落实第二个阅读要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活动:“这篇课文里,你要推荐哪一句话给大家,并说出你的推荐理由。”大家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有了这样的一些精彩的表达。
“我推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又绿又多的感觉。”
我说:“除了拟人,这句话里面还有个精妙的词,你发现了吗?”
“挨挨挤挤。”
“说说你的想法。”
“挨挨挤挤又有点拟人的感觉,也说明荷叶很多很密,下次我们写枝叶茂密的时候,就可以用挨挨挤挤。”
“特别好,谁来推荐第二句。”
“我推荐三个‘有的’那三句话,作者写出了荷花开的各种姿态。”
“我推荐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这句‘翩翩起舞’也可以形容其他的植物在风中的样子。”
随着推荐的不断深入,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尊重,能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交流中逐步提高自己对优美语句的认识,实现积淀语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