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随笔  > 文章
教育随笔
《赵州桥》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3/26 13:12:47 作者:余力 浏览量:317次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教学完本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学主问题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先引导学生理解“世界闻名”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引发了同学们探索的兴趣。

二、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时我是分三步帮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首先我引导学生从“一千四百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这些数字中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担心学生对数字缺少直观感受,教学时我把赵州桥和我们同学们熟悉的班级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大约有几个班级的宽度和长度,增加学生的认知。其次在感受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时,我让同学们根据文字画出桥的样子,同学们很快就能画出来。我再引导学生对照图片讲解这样设计的好处,进行感情朗读。不仅如此,我在课前查找了资料,课上进行了适当补充,引导学生从千年来经受住了洪水、地震的考验,体会这样设计的好处,感受赵州桥的坚固。最后在领悟赵州桥美观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让学生做动作体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投影赵州桥上栏板精美图案,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图案的传神,从而真正理解“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的意思。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我再指名朗读,组织学生赛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三、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赵州桥,赞美赵州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教学完课文二三两段后我请学生对赵州桥作一个评价。学生多数的评价是“了不起”,我适时引导:“哦!仅仅是指桥了不起吗?”“我觉得设计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我及时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因为以前没有卡车、挖土机、起重机这些机器帮助,全都是靠当时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建造的!”……同学们不仅能回扣文本,还联系了生活实际理解,从而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悠久的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当然整节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时间的把握上也有待提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