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研发  > 文章
课程研发
绘梦童行:低年级儿童画社团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5/3/11 14:13:39 作者:高桔 浏览量:36次

绘梦童行:低年级儿童画社团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创造力萌芽的关键时期,儿童画作为一种直观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开展了儿童画社团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兴趣:激发低年级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绘画的乐趣,为后续的艺术学习奠定基础。

2. 发展能力:通过各种绘画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大脑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3. 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绘画中展现个性,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三、课程内容设计

第一阶段:

涂鸦启蒙:针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课程主要以自由涂鸦为主。教师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如彩色蜡笔、水彩笔、油画棒等,让学生自由地在画纸上涂抹,感受线条和色彩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通过简单的故事、儿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如圆形的太阳、方形的房子等,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图形组合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第二阶段:

基础认知:在学生对绘画有了初步的兴趣后,开始进行色彩和线条的基础教学。介绍三原色、三间色,让学生通过调色实验感受色彩的变化;讲解直线、曲线、折线等不同线条的特点和表现方式,组织线条练习活动,如用线条画栅栏、波浪等。还引入简单的图案,如星星、花朵等,让学生进行临摹和创意组合。

第三阶段:

主题创作: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后,开展主题创作课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定如“我的家”“美丽的春天”“动物园”等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让学生自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的色彩和线条知识,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童话世界、梦幻森林等,将绘画知识融入情境之中。在“梦幻森林”情境中,引导学生画森林里的树木、动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易激发创作灵感。

2. 示范教学法:教师在黑板或通过多媒体进行示范绘画,边画边讲解绘画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在教学生画人物时,示范如何画头部、身体和四肢的比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绘画活动,如小组共同完成一幅大型主题画。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构图,有的负责上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激励评价法:对学生的绘画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在评价中,注重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五、课程实施效果

1. 学生兴趣浓厚,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儿童画社团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参与度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在课后还主动进行绘画创作。

2. 能力提升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的绘画作品从最初的简单涂鸦逐渐变得富有创意和表现力,能够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个性发展良好,在儿童画社团中,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展现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思考与展望

1. 优化课程内容:进一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变化,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色的主题,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2.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课程实施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儿童画教学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素养。

3. 拓展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品展示机会,除了校内的展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绘画比赛、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