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随笔  > 文章
教育随笔
《鹿角和鹿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3/11 14:17:07 作者:朱倩 浏览量:21次

鹿角和鹿腿》教学反思

在完成《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反思,期望从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从教学目标达成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也领悟到“事物各有长短,不能仅依外表评判价值”的道理。课堂提问时,许多学生能概括主要情节,结合生活简单事例阐述对寓意的理解。然而,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鹿的心理变化这一目标,完成得不够理想。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分析鹿在不同阶段态度转变的原因时,出现理解偏差与困惑。经观察交流发现,这些学生阅读时未充分关注鹿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缺乏对关键信息的深度挖掘,致使无法准确把握鹿的心理变化轨迹。

在朗读教学方面,有值得肯定之处。通过范读,我将鹿欣赏鹿角时的陶醉、赞美之情,以及发现鹿腿难看时的嫌弃、抱怨,还有遭遇狮子追捕时的惊恐、紧张等情绪,用不同的语调、语速和重音展现出来,给学生树立了直观的朗读榜样。学生们在模仿范读的过程中,逐渐融入角色,较好地体会到了故事中情感的起伏变化。课堂上,集体朗读环节能感受到学生们情绪的高涨,在朗读描写鹿遇到危险的段落时,他们加快语速,提高音量,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说明对故事的紧张情节有了较好的感知。

但朗读教学也存在不足。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较为欠缺,对于如何停顿、怎样通过语气的变化体现角色心理,没有进行系统且细致的讲解。比如在鹿自我评价的句子中,“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应着重指导学生在“啊”“多么”等词处停顿并加重语气,以突出鹿的自我欣赏,可实际教学中未深入引导,导致部分学生朗读时情感表达不够到位。另外,在关注学生个体朗读差异上做得不好。课堂上主要以集体朗读为主,对性格内向、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关注不足,没有给予他们足够多单独展示和获得指导的机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朗读能力提升上较为缓慢。

通过此次教学反思,我明确了教学中的不足,未来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