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随笔  > 文章
教育随笔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3/11 17:21:52 作者:杜爽馨 浏览量:81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整堂课从导入到结束,孩子们的热情和好奇心始终不减,我看到了孩子们纯真而求知的眼神。

特别是当提到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和那口特别的水井时,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问号,提出了许多有趣而深刻的问题,“这个丼深不深?挖了多久?用什么挖的?挖井难不难?”

一、课堂互动中的惊喜

1.文化自信的渗透:

通过讲述毛主席的故事,孩子们对革命优良传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我讲到毛主席亲自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故事时(故事对儿童有天生的吸引力),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看到了文化自信在他们心中的萌芽。

他们不仅理解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更懂得了做人要饮水思源、缘木思本。

2.语言运用的实践:

在朗读环节,孩子们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自信朗读,特别是通过“喇叭”和“录音机”的游戏,他们不仅掌握了正确的读音,还学会了如何根据句子的情感调整语速和语调。

特别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孩子们读得既深情又坚定。

3.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问到“乡亲们遇到什么困难”时,他们迅速从第二自然段中提取了信息,并用横线画出了相关句子。

特别是当孩子们小组讨论“吃水困难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时,他们提出的种种假设和解决方案,让我看到了他们思维的活跃。

4.审美创造的激发:

在讲到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故事时,我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人”。

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提到了医生、警察、消防员等职业,他们懂得了感恩和珍惜,也学会了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在阅读课文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怎么挖的井”、“井深不深”、“挖了多久”、“出了名的干旱怎么找到水的”等等。

这是我特别喜欢小朋友的地方——有批判精神,敢于质问。

显然,孩子们问的这些问题虽然超出了课文的直接内容,但却反映了孩子们对课文背后故事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

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我意识到应该更多地引入课外资料,比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挖井的过程,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向长辈请教,了解更多关于革命历史的故事。

句式的拓展练习,借助图片支架降低了难度,也加深了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理解。

如:“乘凉不忘种树人;丰收不忘播种人;穿衣不忘裁衣人;走路不忘修路人;赏花不忘种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