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改革  > 文章
教学改革
聚焦儿童语用 点亮创作星空

发布时间:2025/5/13 8:51:48 作者:李欣然 浏览量:112次

教以烛火耘心,研撷星月探路。为进一步探索习作教学新路径,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和创造力,江宁区小学语文基于“学”的习作(写话)教学研究活动于5月9日在南京市东吉湖小学顺利举行。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南京市未来科技城小学王林校长、南京市东吉湖小学王小兵校长及江宁区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image.png

   第一节课是南京市东吉湖小学杜爽馨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文《棉花姑娘》。杜老师通过扎实的朗读指导,带领儿童好好读书,指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着急的语气,三位医生抱歉的语气,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棉花姑娘以及医生的心情,朗读情感就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节课留有二十多分钟展示了一大亮点,就是随堂本语用展示的环节,杜老师以“星”、“空”两字为例,通过联系之前所学生字,创设情境,勾连旧知,于无痕中渗透语用意识,最后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进行随堂本组组词、写写句子,让语用训练落地有声。

image.png

   第二节课是南京市东吉湖小学杨雪梅主任执教的三年级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杨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熟悉的人入手,让学生思考写作的对象。结合课本中的词语提示,让同学们发现人物身上的特点,并照样子给身边有特点的人起一个小称号。学生认真思考,想到了不少新奇有趣的小称号,充分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杨老师还充分利用习作例文,帮助学生搭建习作框架。例如,在描述“热心肠”这一特点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乐于助人的场景,如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使学生深刻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个事例展现人物特点。这些方法指导不仅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条理化,也为他们后续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课堂上杨老师留足时间给学生当堂练写习作重点片段,并能结合学生的语用充分给予表扬激励,孩子们学得饶有兴致,写出了身边人的特点,很有意思。

image.png

第三节课是来自南京市未来科技城小学王金凤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漫画的启示》。课堂伊始,王老师展示了书本上的两幅漫画,她鼓励学生们用“发现的眼睛”捕捉画面背后的隐喻,还引导学生们专注观察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标题及文字暗示,并要求发挥合理的想象。随后,王老师组织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以“漫画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为话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环保、诚信、亲情等多元角度展开思辨。在创作环节,同学们将观察与思考转化为灵动的文字,课堂氛围热烈。

image.png

 三节课结束后,南京市东吉湖小学副校长曹正红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让习作(写话)教学中“学的活动真实发生”》的讲座。在讲座中,曹校长围绕 “清晰目标 精准解读”“开放包容 丰富多彩”“强化语用 学以致用”“精确划分 板块分明” 这四个维度认真梳理了这场活动从试教磨课到正式上课以来执教老师们课堂的转变以及背后的理念。从曹校长的梳理中不难发现,授课的老师们很好地达成了习作教学中指导、练写、反馈修改的各板块要求

image.png

活动最后,江宁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周老师对三位授课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周老师还就本次活动给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教师要静心研究教材和课标,不要想当然地拔高习作要求,从而清晰习作教学的目标;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已积累的语言材料,让语用的意识在每一节课中生根;第三,“自然而然”地教习作,习作就不难,而且会很有意思,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珍视他的独特感受,避免千篇一律;最后,周老师指出,在习作教学反馈评价时多多鼓励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不要用并不准确的评价标准去评价,真正的标准在老师心中,是落实在习作教学指导中。

image.png

基于“学”的习作(写话)课堂,是真正基于学生的“学”践行习作教学的课堂,让儿童成为课堂的中心。期待全区语文教师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持续深耕教学创新,将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表达的自信,让习作教学真正成为滋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