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习作  > 文章
学生习作
读《不屈的脊梁》,悟抗战精神

发布时间:2025/6/18 10:55:29 作者:高桔 浏览量:49次

读《不屈的脊梁》,悟抗战精神

南京市东吉湖小学  三4班 饶杺宇 

   轻轻翻开《不屈的脊梁》,书页间沉睡的黑色铅字仿佛变成会说话的小精灵,引我穿越烽烟,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触摸那段用血与火铸就的历史,感悟那融入民族血脉的抗战精神。

杨靖宇叔叔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尊严!在零下40度的林海雪原,他孤身与日寇周旋。棉絮与草根是果腹的“粮食”,冻土与寒风是宿命的“战友”。当敌人劝降的枪口对准他,他怒目如炬,用最后的力气痛骂敌人,字字铿锵:“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那挺立在冰雪中的身躯,是比长白山更巍峨的脊梁!台儿庄战役的硝烟里,战士们高举卷刃的大刀,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鬼见愁”的防线,让敌人闻风丧胆——原来,不屈就是即使倒下,也要让敌人踩过尸骸才能前进一步!

英雄的脊梁,不只属于战场,英雄也不只是扛枪的战士!唐和恩爷爷推着小推车,载着千家万户省下的口粮,穿越千里炮火为前线送粮。山路被炸弹炸得坑坑洼洼,他咬着牙手脚并用攀爬;河道被封锁,他憋着气潜水推车。那深深的车辙,印刻的是“万众一心”的密码!白洋淀的芦苇荡中,渔民叔叔们划着小船,用鱼叉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他们虽然平凡,却用行动诠释着“团结”的力量。这让我想起班级大扫除时,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洒水、有人擦窗、有人拖地,汗珠交织成网,教室焕然一新——这不正是“全民皆兵”的精神在闪光吗?

合上书本,胸膛滚烫,我暗暗发誓:要做抗战精神的时代接力者!上课时,像杨靖宇叔叔坚守阵地一样专注听讲,笔尖沙沙就是攻占知识高地的冲锋号;跑步累得想放弃时,想想唐爷爷推车走千里的坚持,“再撑一圈,就是胜利!”;和同学闹矛盾争执不下时,白洋淀渔民叔叔们团结的渔歌便随风入耳,握紧的手,才能划动友谊的小船破浪前行!

抗战精神已化作一颗蓬勃的种子,深植我心。我要以今日之勤勉为阳光,以明日之担当为雨露,让这精神长成顶天立地的栋梁——因为,这生生不息的不屈脊梁,正是我辈少年对历史最铿锵的回响,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