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p m f 》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9/29 13:53:55 作者:方玉莲 浏览量:21次
本次b、p、m、f拼音教学,我主要围绕低学段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从多维度设计环节,力求让拼音学习生动且扎实。
在发音教学上,采用“多感官联动”策略:先借助卡通图谱(如“小广播b b b”“小山坡p p p”)建立字形与发音的关联,再通过“手势辅助法”——让学生用手轻触嘴角,感受b发音时“不送气”、p发音时“送气强”的差异,还搭配“气息吹蜡烛”小游戏,80%以上学生能通过触觉、视觉、动作快速区分易混音。
字形教学注重“生活化联结”:结合学生日常接触的物品,如“m像两扇门”“f像小拐杖”,引导他们观察字形结构;书写环节先让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空写”,再结合田字格讲解笔画位置,同时播放轻柔的拼音书写口诀音频,帮助学生记住“b占上中格”“f占上中下格”的书写规则,课堂作业中字形正确率达90%。
巩固环节强调“情境化运用”:设计“拼音小火车”游戏,让学生轮流认读卡片组词(如“b-ā→爸,爸爸”“m-ā→妈,妈妈”),既巩固发音,又关联生活词汇;还引入简单的拼音儿歌“b、p、m、f真淘气,来找韵母做游戏”,学生在唱诵中加深记忆,课堂氛围活跃,全程参与度高。
后续可继续深化“拼音与生活”的联结,比如让学生回家寻找含b、p、m、f的物品并分享,进一步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