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i、ui》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11/3 15:06:51 作者:方玉莲 浏览量:11次
本次复韵母“ai、ei、ui”教学,整体达成了“认读、拼读、书写”的基础目标,但在细节设计和学情适配性上仍有优化空间,具体反思如下:
一、教学亮点
1. 情境化导入有效:通过“拼音宝宝找朋友”(单韵母a/i、e/i、u/i组合)的动画情境,学生能快速理解复韵母“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特点,降低了概念理解难度,课堂初始参与度较高。
2. 发音指导具象化:借助“张大嘴巴发a音,慢慢滑向i”“嘴角向两边拉,发e音滑向i”等动作提示,搭配手型“从大到小”的辅助,多数学生能掌握“前响复韵母”的发音要领,发音准确率达85%以上。
3. 拼读练习结合生活:选用“白菜(bái cài)、飞机(fēi jī)、围巾(wéi jīn)”等学生熟悉的词语,结合图片进行拼读,避免了单纯拼音拼读的枯燥,学生能主动尝试组词,巩固了拼读能力。
二、存在问题
1. 发音易混淆,针对性指导不足:部分学生混淆“ei”和“ui”的发音(如将“围巾wéi jīn”读成“wēi jīn”),但课堂上仅通过集体纠正,未对薄弱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口型示范。
2. 书写格式错误未提前预判:复韵母书写需“两个单韵母靠紧,占同一格”,但有近半数学生将“ai”“ei”写成上下分离或分占两格,说明课前未针对“书写易错点”进行提前强调,浪费了课堂订正时间。
3. 练习形式单一,分层设计缺失:拼读练习以“集体跟读+个别抽查”为主,未考虑学生差异——基础好的学生觉得“重复无聊”,基础弱的学生跟不上集体节奏,课堂参与度出现两极分化。
三、改进方向
1. 强化易混点专项突破:下次教学前,准备“ei”“ui”对比卡片(如“飞fēi”和“微wēi”),通过“听发音猜拼音”“看口型辨韵母”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对比中区分;课后对薄弱学生进行1-2分钟的口型指导。
2. 提前预判书写易错点:板书时先示范“单韵母靠紧写”的正确格式,再展示“分离、出格”的错误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差异;书写练习时,先让学生“空手书空”,再动笔书写,减少错误率。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