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12/13 13:03:54 作者:高桔 浏览量:225次
《刘胡兰》一文主要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文教学重点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其中的对话部分,既有助于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需要。
课文的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刘胡兰被捕。第2至3自然段,写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坚贞不屈,死也不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敌人将刘胡兰杀害。第4自然段写了毛主席为刘胡兰写了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大多可在初读时随文识记。如“烈”字,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本课需要掌握的多音字“血”,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引导学生发现:“xiě”音多用于口语,“xu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本课要写的字,字形比较简单,“反”是半包围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中,“刘”的左边部分最后的捺要变成点,“村”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在随文识记中巩固“年轻、北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这篇课文是多年后重新回到小学生视野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学材,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会比较陌生,年代的久远使学生在感受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上有困难。因此,在课堂上需要牢牢把握课文的主脉,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对比人物的不同语气,进而淋漓尽致地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当然,由于课上时间比较短,日常朗读训练不够扎实,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意思的重点突破还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每一节语文课上,都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