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1/1 22:31:36 作者:付凯芹 浏览量:230次
《小蜗牛》教学反思
《小蜗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016年秋季修订版)第14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童话,通过小蜗牛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1. 教材解读:《小蜗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016年秋季修订版)第14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童话,通过小蜗牛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2. 教学过程: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板书课文题目,读通课文,感知内容,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3. 教学反思:《小蜗牛》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中运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描述故事的发展。用小蜗牛的慢为线索,来解读四季的特征。通过小蜗牛不厌其烦的爬行,让幼儿感受到了小蜗牛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妈妈对小蜗牛的那份隐形的爱,在这短短的小故事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孩子来学这些隐性的东西他们很难感受到,用怎样的形式能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板书课文题目,读通课文,感知内容,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