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改革  > 文章
教学改革
两区联动展风采,互助携手共发展

发布时间:2024/5/13 17:59:40 作者:杨雪梅 浏览量:1965次

      两区联动展风采,互助携手共发展

——鼓楼区、江宁区联片小学教学观摩研讨暨南京市“名师送教下乡”系列活动(三)

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加强校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新路径,2024年5月11日,由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主办,南京市东吉湖小学承办的“南京市鼓楼区、江宁区联片小学教学观摩研讨——暨南京市‘名师送教下乡’”系列活动顺利举行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戴厚祥,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拉萨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张琳俐,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谢宝兰,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崔岑岑,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师团队以及江宁区学校小学数学、英语、科学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数学会场

东吉湖小学严维清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对于小数并不陌生,生活中他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小数。严老师设计“写一写生活中的小数”这个环节,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材料,为学生基于认知经验用不同方式表征小数含义、进行经验的数学化奠定基础。接下来,严老师引导学生先后经历多种具体数量的意义探究,在从直观图向线段图过渡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加深对一位小数意义及与分数关系的理解。

拉萨路小学李春耀老师执教《确定位置》李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李老师从数对的概念入手,通过实例讲解和游戏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本节课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对的实际应用。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互动与参与,李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频繁,大家能够相互学习、交流心得。这种互动与参与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东吉湖小学丁婧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丁老师由生活中的三角形引入,带领学生在画一画、看一看、判一判中逐步认识三角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接着由人字梁类比得到三角形的高,揭示底和高的概念。让学生看视频学习高的画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并通过展示不同的作品,层层深入,让学生明确三角形有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互为底和高。课堂小结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后再次回到生活中,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尾呼应。

东善桥小学张耀芬老师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张老师结合具体实例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演示。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规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教师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直观的图形和动画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沙龙研讨

课堂教学环节结束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课后两个会场的数学老师齐聚报告厅针对今天的四节课进行交流、研讨。首先,四位执教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接着,老师们针对今天的四节课进行研讨,研讨时老师们提到“严维清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张耀芬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李春耀老师的课堂松弛、有趣,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丁婧老师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专家点评

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基于今天老师们的课例展示,他借助四个“遇见”串联整个环节并做出评价。李春耀老师充分展现了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课程设计新颖,内容深入浅出,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严维清老师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对小数的意义进行建模,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巧妙地引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英语会场

附中分校的游佳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的Story time。首先游老师带学生一起唱了一首歌,并由歌曲提出问题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little bear/ dog.再以chant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词汇和句型。接着进入文本的学习,通过Look and say和Watch and choose的活动,学生能初步掌握文本脉络。接着游老师提出问题If you are Liu Tao, what will you say?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思考。通过让学生Read and circle和Read and find进一步掌握文本细节。最后游老师再融合绘本A boy and an apple进行主题升华。

照片 (8)

东吉湖小学王佳月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的story time。首先王老师以party为主线导入fancy dress party,接着以Yang Ling要参加fancy dress party,帮助她试穿衣服导入新知,连接到Su Hai和Su Yang进入课本内容的学习,将party分成两个部分before和at,最后对文本人物扮演的角色进行思维升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同时融入了绘本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句型操练;最后拓展活动以学生的fancy dress party show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照片 (9)

录播教室的第二节课,拉萨路小学的胡恬漪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的Grammar time& Fun time。胡老师整节课以劳动周任务串起课堂主线,融合绘本suspended coffee,在真实的语境与游戏中,学生自主发现、归纳语法规则,轻松掌握知识。通过DIY美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说英语的快乐;整个课循序渐进,层层推动,巧借suspended coffee绘本来解释suspended food。同时,将“评”的副线贯穿始终,由评价所得,制成一杯爱心咖啡。最后通过藏头诗的形式延伸主题意义Share and pass on love, 落实英语学科育人目标。

照片 (10)

横溪小学的郭雨雯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U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课堂伊始,郭老师通过月份歌曲激起学生上课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郭老师从when, what to do, what to eat和why四个方面来解读文本。郭老师通过不同的场景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语言输出,强化学生的语言习得。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体会节日背后蕴含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照片 (11)

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拉萨路小学的崔岑岑老师带领执教老师以及听课老师就《课内外资源融合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这个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在绘本融合教学中,大家所熟悉的是story time融合绘本,对于语法教学以及如何融入绘本是各位老师需要不断学习的,崔老师以拉小胡老师的课为例,从三个方面为各位老师详细阐述语法课和绘本的紧密融合。最后崔老师基于绘本如何融合,从why(绘本融合的理据性)、what(绘本融合的内容)、when(绘本融合的时间点)和how(绘本融合的原则)四个方面告诉大家绘本存在的意义是基于当前教材的需要,通过绘本融合英语课堂,拓宽学生英语学习边界,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科学专场

陶吴小学的刘颖老师执教了《杠杆的奥秘》一课,刘老师从生活中的跷跷板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杠杆的定义。再通过实验探索杠杆省力和费力的奥秘。那生活中有哪些省力和费力杠杆呢?刘老师组织学生动手感受不同的工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生活中的省力与费力杠杆。照片 (12)

李玉秀老师执教《多样的生物》。李老师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喙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模拟实验寻找证据,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和展示的平台。

照片 (13)

吴宽宇老师执教《用种子繁殖》。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种子繁殖的奥秘,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照片 (14)

葛雨欣老师执教《用种子繁殖》。葛老师以种子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引导学生从种子的结构入手,解剖不同的种子从而发现种子是如何繁殖的以及感受到植物生命的神奇。

照片 (15)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谢宝兰老师与上课、听课的科学教师进行了沙龙研讨,谢老师指出执教的科学老师都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了精心与细致的设计。同时谢老师还对科学老师如何提升课堂表现力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谢老师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点:①明确教学目标与定位②加强课堂互动与沟通③调整心态与应对挑战。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读教材,定位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灵活运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公开课的教学任务。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遇到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迅速找到解决问的办法。谢老师从实际的课堂出发,为科学教师们提供颇了具启发性的教学思路。

154b419a8a3a2419901a5e82e1efafc

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拉萨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张琳俐主任为大家带来学科大课堂 拉萨路小学的实践与探索主题讲座首先,张主任以新课标为抓手,为在场的各位老师详细解读了“学科大课堂”的内涵,剖析了学科大课堂“在实践中学”的核心理念,分析了学科大课堂的三种基本形态——教室内的微学程、现场里的中学程、项目中的长学程。随后,张主任为大家深度剖析了三个具体的微学程课例,分析了学程中“情景引发”“成果展示”“问题解决”“任务驱动”“工具使用”五个关键要素。接着,张主任为大家具体介绍了设计学习活动的四项方法: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多感官投入、因材施教。并提醒大家找准学习活动设计的生发点、把握学习活动设计的适切性。拉小语文“学科大课堂”从单元整体出发,聚焦学科学习,联接课堂内外、学生生活。基于真实情景全方位联结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图片包含 网站

描述已自动生成

活动最后,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戴厚祥对本次鼓楼区、江宁区联片小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到场的各位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戴主任首先指出,近年来南京市东吉湖小学作为拉萨路小学的分校,与拉小合作紧密,课堂教学品质在拉小的带动下不断提升,成为了我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品质学校,并充分肯定两所学校作为合作办学的典范为江宁区相关学校起到了示范作用。

接着戴主任提出三点宝贵的意见:一、以课改为契机,持续深入地推进“金陵好课堂”项目建设,让课堂呈现出“活泼泼”的样态。二、以合作为新的办学起点,全方位向拉萨路小学学习,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管理水平。并对东吉湖小学做出期望,希望东吉湖小学在办学内容上进一步自我提升,自我加压,力争在省市前瞻性项目上有所建树。三、两区也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最后,戴主任祝愿拉萨路小学与东吉湖小学合作越来越好,朝着更有品质的方向发展!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两区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的联动,搭建了教师发展平台,聚焦新课标,聚力新课堂,进一步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南京市东吉湖小学将带着这些宝贵的收获,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与各学校的同仁们携手并进,共创教育新篇章,同铸教育辉煌梦!

e0ae09151968d790bec07c6c0d2a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