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9/4 14:34:00 作者:余力 浏览量:89次
《走月亮》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走月亮》,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几个重要的点没有做好。
一、教学紧扣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但我没有反复和学生强调这一点,并且没有在教学第一课《观潮》时和学生梳理出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因此,感觉每篇文章的学习之间没有关联,学生学了一篇文章是一篇,没有起到学一篇文章学到一种方法然后运用到别的文章中。
二、放手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自学能力。我在教学时也是让学生梳理了我和阿妈到哪些地方去走月亮,然后我就自己起小标题了,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画面。课堂教学没有让学生自己学起来,长期以往学生更加不会思考了。切忌,学生不爱思考不会思考,肯定是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三、善于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这些画面就是写景,而且刚好是二四六八自然段,而其他自然段写什么呢?让学生去发现,写的是这一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是在表达情感,哪个字说明是表达情感?抓住“啊”,让学生说表达了什么情感,带着情感读这句话。小结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搭建支架,教授方法。那么作者写了怎样的景表达怎样的情呢?带学生深入课文,品读每一幅图。以第一幅图为例,搭建支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读了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我来为大家读一读。”抓住第一自然段“升起来了,升起来了”、“那样,那样”、“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让学生品味反复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更有画面感。
五、学方法用方法。出示自学要求:“选择一幅图,说说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思考为什么这些句子让你有这些画面。”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师再相机补充。教师总结有画面感藏在动词里,藏在拟人句里,藏在声音里,藏在诗里(把第4段按照现代诗的编排方式,带着想象的画面读。)
开学事情多而杂,反而没有在备课上下功夫,实属惭愧。接下来的教学一定要花多一些时间在备课上,先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再梳理上课思路,绝不被课件左右自己的教学。